智庫丨一線城市發(fā)力 三四線城市持續(xù)萎縮 2020年房地產行業(yè)回顧與前瞻(土地篇)

“2020年在房地產調控和新冠肺炎疫情雙重影響下,全年土地市場走出了跌宕起伏的行情。

一季度土地供應和成交雙雙大幅下滑;二、三季度疫情有所緩解,地方政府推地意愿增強,房企融資環(huán)境相對寬松,一二線城市大量優(yōu)質地塊的推出刺激了土地市場成交,成交金額和溢價率明顯上升;四季度金融政策收緊,特別是以“三道紅線”為核心的融資監(jiān)管政策對房企拿地產生較大制約,供地和成交增速有所回落。從區(qū)域上看一線城市全面爆發(fā),三四線城市大幅萎縮,分化格局進一步加劇。展望2021年,在“房住不炒”的總基調和“穩(wěn)地價、穩(wěn)房價、穩(wěn)預期”的調控目標之下,土地市場會保持平穩(wěn)走勢。受限于針對房企的“三道紅線”和針對銀行的“兩道紅線”,房企融資渠道進一步收窄,拿地更趨謹慎。在“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及保障房補短板的政策導向之下,保障房特別是租賃型住房供地會明顯增加。

━━━━土地市場概況:量價小幅上揚,市場回歸理性

根據CREIS中指數據的統計,2020年全國300個城市共推出土地34283宗,推地面積142968萬平方米,均同比增加5%。其中住宅類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綜合性用地)11825宗,同比增加1%;推地面積58058萬平方米,同比增加4%。成交方面,300城共計成交土地29283宗,同比增加5%;成交面積121872萬平方米,同比增加7%。

其中住宅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綜合性用地)9823宗,同比增加3%;成交面積49046萬平方米,同比增加7%。分季度看,2020年一季度推地面積22675萬平方米,成交面積1894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4%和17%;二季度推地面積37181萬平方米,成交3208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5%和13%;三季度推地面積34534萬平方米,成交3196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和15%;四季度推地面積48577萬平方米,成交38881萬平方米,同比均增長10%。土地成交價格方面,2020年全國300城成交樓面均價為2586元/平方米,同比上漲7%。其中住宅類用地成交樓面均價為4574元/平方米,同比上漲9%;商辦類用地成交樓面均價為2297元/平方米,同比上漲5%。土地價格的上漲主要源于一二線城市大量優(yōu)質稀缺地塊集中入市。溢價率方面,2020年全國300城土地成交平均溢價率14%,同比上升1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類用地平均溢價率15%,同比上升1個百分點;商辦類用地平均溢價率5%,同比下降3%。

溢價率總體平穩(wěn),說明土地市場回歸理性。土地市場的冷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策。宏觀政策層面,2020年年初為了抵御疫情沖擊,央行實施相對寬松的貨幣金融政策,大量釋放流動性,房企境內外融資活躍,融資成本下降。加之地方政府出臺若干支持企業(yè)發(fā)展的優(yōu)惠政策,如緩交土地出讓金等,房企資金面明顯改善。土地供應層面,地方政府財政收支缺口繼續(xù)加大,對土地市場依賴性不降反增,推地節(jié)奏明顯加快,大量優(yōu)質地塊集中上市。銷售層面,隨著疫情的緩解,樓市迅速回暖,銷售暢旺,房企資金快速回籠,在對未來市場的良好預期之下,房企拿地信心明顯增強。

在多重利好因素作用下,土地市場呈現供需兩旺局面,土地成交量價齊漲。三季度開始樓市政策面逐漸收緊。先是深圳、杭州、寧波等熱點城市加碼調控,為剛剛燃起的樓市虛火降溫;隨后,監(jiān)管部門嚴查嚴控資金違規(guī)流入房地產,央行、住建部等部門連續(xù)召開座談會,對重點房企實施“三道紅線”的融資監(jiān)管措施。一系列政策對房企拿地形成制約,土地市場從三季度末開始有所降溫。12月受年末主要城市集中供地拉動,土地成交創(chuàng)出年內高點,并帶動全年土地成交量價創(chuàng)出新高。

━━━━市場分化:一線城市發(fā)力,三四線市場暴跌從推地和成交總量看,2020年全年同比小幅增長,總體變化不大。但從城市能級看,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呈現冰火兩重天格局:一線城市土地供應和成交呈現兩位數增長,土地出讓金更是大漲40%,成交均價同比上漲16%;三四線城市推地面積和成交面積近乎腰斬。一線城市大幅推地成為2020年土地市場的重要特征。據CREIS中指數據統計,2020年四大一線城市(僅含市本級數據)共推出土地914宗,推地面積4089萬平方米,同比上漲11%;共成交土地847宗,成交面積3827萬平方米,同比上升14%;土地出讓金收入8527億元,同比上升40%。

其中北京全年推地95宗、529萬平方米,成交88宗、485萬平方米;上海推地377宗、1732萬平方米,成交378宗、1750萬平方米;廣州推地339宗、1471萬平方米,成交285宗、1275萬平方米;深圳推地103宗、357萬平方米,成交96宗、317.6萬平方米。土地出讓金方面,根據CREIS中指數據的統計,四大一線城市中北京收獲1956.8億元,上海收獲2952.4億元,廣州收獲2563.7億元,深圳收獲1053.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48%、51%和53%。長期以來導致一線城市房價上漲的重要因素就是住宅用地供應不足,2020年一線城市普遍加大了住宅用地供應力度。大量優(yōu)質住宅地塊的推出,不僅可以直接獲得巨額土地出讓金以緩解財政壓力,而且對穩(wěn)地價、穩(wěn)房價也將起到重要作用。以深圳為例,2020年共推出34宗、成交31宗住宅用地,成交用地面積142萬平方米,這一數據超過了2017和2018年的總和,土地出讓金收入也創(chuàng)下近年來的紀錄。

2020年北京土地市場則是推出了大量不限價住宅用地。據統計,在成交的48宗住宅地塊中,除4宗共有產權用地和8宗競限房用地外,其余36宗均為不限價地塊,占比高達75%。大量不限價商品房用地入市,直接刺激了房企的拿地熱情,帶動成交價、溢價率上升。

上海在2020年土地市場中以2952.4億元的出讓金收入拔得頭籌,也創(chuàng)出了近年來土地出讓的高峰。

這一成績源于兩大因素:一是2020年上海住宅用地出讓比例大幅提高。2017年上海住宅用地供應占比僅為28%,而2020年涉及宅地的比例高達60%,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二是土地出讓政策的調整。2020年4月,上海土地市場發(fā)布公告明確調整土地出讓規(guī)則,放寬了房企競價條件,中小房企有更多機會入圍競價;放寬自持比例,對部分純宅地取消了15%的自持要求;同時“保證金凍結”規(guī)則也開始松動。一系列政策利好激發(fā)了土地市場活力。

在一線城市中,2020年廣州以2563.7億元的土地出讓收入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同比大增51%。這一成績同樣源于廣州大量優(yōu)質住宅用地的推出。除四大一線城市外,二線城市中杭州、南京、武漢、寧波、佛山等也有不俗的表現。但總體上看,二線城市土地市場較為穩(wěn)定,推地和成交增長一成,成交均價同比基本持平。

與一二線城市量價齊漲、出讓金大豐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三四線城市土地市場比往年冷清了許多。2020年三四線城市共推出土地22275宗,推出土地面積87943萬平方米,同比減少49%;共成交土地18516宗,成交土地面積73125萬平方米,同比減少48%;土地出讓金22707億元,同比下降45%。

中房智庫通過WIND數據統計,2020年土地招拍掛市場未成交地塊(含流標、撤牌、政府收回)記錄達3515條,而2019年這一數據僅為2313條,同比增加了52%。而未成交地塊中大部分集中在三四線城市。這種分化格局主要源于以下兩方面因素:首先是人口因素。隨著人才競爭的加劇和戶籍政策的放開,一二線城市吸引人才的力度不斷加大,搶人大戰(zhàn)愈演愈烈。在人才競爭中,一二線城市在資源稟賦、營商環(huán)境、就業(yè)機會等方面有著明顯優(yōu)勢。人口加速向一二線城市聚集,帶動土地市場需求。其次是三四線城市市場需求趨于飽和。

三四線城市市場需求主要來自四個方面,一是本地換房改善人群,二是周邊低能級城市人群,三是返鄉(xiāng)置業(yè)人群,四是棚改拆遷人群。圍繞這幾類需求,近年來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經歷了一輪快速發(fā)展,大多數城市市場趨于飽和,很多城市甚至出現庫存高企。加之2019年以來棚改貨幣化安置的退出,市場需求進一步下滑,樓市前景堪憂。當然也絕非所有的三四線城市都沒有機會,分布在長三角和粵港澳區(qū)域的中小城市受到產業(yè)和資源外溢的影響,仍有較大發(fā)展空間,而遠離城市群又無產業(yè)和資源優(yōu)勢的城市將愈發(fā)沒有未來。

━━━━2021年展望:拐點將現,把握結構性機會

2020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工作會議對2021年的房地產工作做了定調和全面部署,再次強調“房住不炒”和“穩(wěn)地價、穩(wěn)房價、穩(wěn)預期”的目標,并將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擺在重要位置。根據政策導向以及房地產市場發(fā)展現狀,中房智庫認為2021年土地市場將主要表現以下幾大趨勢。

1.土地供應和成交總量或將出現拐點。原因有三點:一是房地產市場經歷數十年高速發(fā)展,大多數城市市場需求趨于飽和,部分城市甚至出現過剩,土地需求減弱。二是針對房企的“三道紅線”和針對銀行的“兩道紅線”壓頂,房企融資嚴重受限,資金鏈緊張造成拿地能力和意愿下降。三是大多數龍頭房企土地儲備豐厚,補倉需求并不十分迫切。

2.一二線城市仍是土地市場競爭的焦點。雖然總體熱度會有所下降,但對于一二線城市來說房地產市場需求依然旺盛,供地仍顯不足。房價高企、低收入人群住房難成為制約城市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加大住宅供地力度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3.通過并購拿地機會增多。房地產行業(yè)洗牌加速,一些房企戰(zhàn)略退出房地產市場,一些前期用力過猛的房企因資金鏈壓力被迫甩賣所持有土地和項目,受此影響土地二級市場機會增多,并購交易將更加活躍。

4.舊城改造和城市更新將成為房企拿地重要渠道。全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工作會議將城市更新列為2021年第一項重要任務,提出切實轉變城市開發(fā)建設方式,統籌城市規(guī)劃、建設、管理,推動城市結構優(yōu)化、功能完善和品質提升。由此可見,房地產發(fā)展模式已經發(fā)生根本改變,大拆大建已經被更新改造所取代,土地市場也將隨之發(fā)生一系列改變。

5.保障房用地、租賃住房用地將備受重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并對保障房特別是租賃住房建設重點加以強調,住建工作會議對此也做了明確部署。

新的《土地管理法》實施,破除了集體土地建設保障性住房的政策障礙,試點城市的成果將向更多城市推廣,集體土地供應將有更大突破??傊谡邔蛑?,2021年保障房供地特別是租賃住房土地供應將是地方政府考慮的重點,也是房企的重要發(fā)力點。

流程編輯:劉亞

審讀:戴士潮

中國房地產報版權所有

相關知識

智庫丨一線城市發(fā)力 三四線城市持續(xù)萎縮 2020年房地產行業(yè)回顧與前瞻(土地篇)
房地產調控正向三四線城市蔓延
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去庫存壓力上升
土地難出讓、新房難去化 非核心三四線城市樓市如何破局
碧桂園上半年銷售業(yè)績持續(xù)領跑 三四線城市表現突出
龍湖集團胡若翔:下半年三四線城市成交量萎縮概率非常大
預計未來幾個月一線、三四線城市地價上漲 二線城市較為疲乏
市場分化,一二線城市樓市復蘇,三四線城市風險加大
縣城房價“3萬化”,樓市調控蔓延到三四線城市與百強縣
房企悄然布局三四線 熱門城市土地平均成交溢價率超30%

網址: 智庫丨一線城市發(fā)力 三四線城市持續(xù)萎縮 2020年房地產行業(yè)回顧與前瞻(土地篇) http://qpff.com.cn/newsview74422.html
所屬分類:行業(yè)資訊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