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第二次集中土拍落幕:平均溢價率超25% 建發(fā)等本土國企收獲頗豐

中國網財經6月15日訊(見習記者 張增艷)6月10日,廈門第二次集中供地開拍,共出讓11宗涉宅地塊,總建筑面積約142萬平方米,總起價274億元,總成交金額344億元。

據了解,此次土拍吸引了超過20家房企參與競拍,競爭較為激烈,保利地產(600048,股吧)、中海地產、中國金茂、建發(fā)房產、正榮集團、特房集團、廈門住宅集團等均有斬獲。

平均溢價率25.99%

與首次集中供地相比,廈門第二次集中供地增至11宗地塊,其中3宗位于海滄區(qū)、4宗位于同安區(qū)、2宗位于翔安區(qū)、1宗位于集美區(qū)、1宗位于湖里區(qū)。

數據來源:土拍公開信息(制圖/中國網財經 張增艷)

從成交情況看,此次土拍所有地塊均是溢價成交,平均溢價率達25.99%。其中,正榮集團獲得的集美區(qū)2021JP01地塊,溢價率達到40.18%。由于該地塊位于集美區(qū)集美新城片區(qū)兌英中路與兌英北路交叉口西側,中海地產、萬科、保利地產、中梁集團等房企均參與了競拍,經過1個多小時的鏖戰(zhàn),最終由正榮集團收入囊中。

作為今年廈門供地計劃里島內的最后一宗宅地,外界對湖里2021P04號地塊的關注度頗高,報名競拍的房企超過10家,萬科、保利地產、中駿集團、建發(fā)房產等房企均有參與。經過激烈角逐后,最終建發(fā)房產以53億元+28300平方米的配建面積拿下,該地塊也創(chuàng)下廈門本次土拍的最高樓面價50519元/平方米。

本土國企優(yōu)勢明顯

廈門集中供地計劃顯示,此次出讓的11宗地在三次土拍中最多且分布最廣。據中國網財經統(tǒng)計,經過兩次土拍,廈門共成交198萬平方米,接近2020年土地成交面積的82%。

一位業(yè)內人士表示,一直以來,廈門的供地“僧多粥少”,今年的兩次集中土拍后此種局面仍未得到根本緩解。廈門土拍的激烈程度在某種意義上也反映出其土地市場的供求變化,而品牌房企的積極補倉也表現出看多廈門未來的房地產市場。

以保利地產為例,在廈門的首場土拍中顆粒無收,但在第二次土拍中以總價49.7億競得廈門市海滄區(qū)馬鑾灣西片區(qū)商住地,建筑面積約18萬平方米,成交樓面價28867元/平方米,周邊新房均價33000-37000元/平方米。

此次土拍成交中,具備央企、國企背景的開發(fā)商有6家,分別為保利地產、中海地產、中國金茂、建發(fā)房產、特房集團、廈門住宅集團,占比達75%。與民企相比,具備央企、國企背景的開發(fā)商更具融資優(yōu)勢,面對宅地集中供應,一次性籌措資金的能力也更強。作為廈門本土國企的建發(fā)房產、特房集團此次土拍中均摘得兩宗地塊。天眼查數據顯示,廈門住宅集團與特發(fā)集團均由廈門國資委100%控股,而建發(fā)房產背后也是廈門國資。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知識

廈門第二次集中土拍落幕:平均溢價率超25% 建發(fā)等本土國企收獲頗豐
廈門第三批集中土拍收官:半數地塊流拍,誕生今年“新地王”
廈門集中土拍熱度不減:11宗地攬金344億,建發(fā)、中海等落子
長春二輪集中土拍再度“遇冷”,超九成地塊底價成交
鄭州首次集中土拍,五大超級懸念……
本年度集中土拍落幕:從“馬甲”搶地到國資托底
5城已完成2022年首輪集中土拍,它們有哪些共性?
土地市場:市場低位運行 首輪集中土拍熱度未起
多城集中供地土拍門檻下調,品牌房企開始回歸
第二輪集中土拍該如何重啟?

網址: 廈門第二次集中土拍落幕:平均溢價率超25% 建發(fā)等本土國企收獲頗豐 http://qpff.com.cn/newsview96210.html
所屬分類:行業(yè)資訊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