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有望緩坡型復蘇,政策扶持力度會更大更精準
??疫情沖擊下,中國一季度GDP出現同比下降,但經濟社會大局保持穩(wěn)定,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降幅明顯收窄。
??經過艱難的一季度之后,后續(xù)經濟走勢將怎樣,經濟工作如何開展?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六穩(wěn)”的基礎上首提“六?!?,強調要以更大的宏觀政策力度對沖疫情影響。
??眾多專家對第一財經表示,預計二季度及以后中國經濟將呈現緩坡型復蘇,更大力度的宏觀政策將強化民生關切,同時穩(wěn)投資也更精準發(fā)力。
??經濟將進入緩坡型恢復期
??國家統計局17日發(fā)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GDP為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工業(yè)、消費、投資等多項經濟指標下滑,但3月經濟指標降幅較1~2月明顯收窄。
??疫情發(fā)展之快、傳染范圍之廣,特別是防控之難,對全球經濟造成了重大沖擊。雖然中國GDP增速在一季度出現明顯下降,但疫情期間經濟社會有序運行,展示了經濟韌性和抗風險能力。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對第一財經表示,受到海外疫情的影響,預計中國經濟不會出現標準的V型反彈;經濟恢復仍在穩(wěn)步推進,也不會進入L型的停滯,更大可能是進入緩坡型的經濟恢復期,緩坡的斜率更多取決于社會秩序的恢復進度和一攬子經濟復蘇計劃的力度。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王軍告訴第一財經,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可能仍將徘徊在零至較低正增長之間,全年預計經濟增速在3%~5%。未來中國的復蘇之路艱難曲折,可能既不是V型,也不是U型,大概率是緩慢的復蘇。
??關于二季度會否成為拐點,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fā)言人毛盛勇17日在國新辦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隨著復工復產加快統籌推進,更大力度的政策不斷出臺,二季度表現會更好,明顯好于一季度,這是一個基本趨勢。如果全球疫情控制得比較好,下半年應該會比上半年更好。我們的目標就是力促全年經濟平穩(wěn)運行和社會大局穩(wěn)定。
??具體到年度經濟增長目標,毛盛勇說,按照慣例,每年主要經濟社會發(fā)展目標都是在兩會期間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向社會公布的。今年,為了有效防控疫情,兩會進行了推遲,目前還不掌握具體情況。
??業(yè)內分析,在國際環(huán)境存在極大不確定的背景下,并不適合提前制定指標。影響全年經濟增速有許多因素,并不完全取決于中國自身。國際疫情擴散能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會持續(xù)多長時間,對國際經濟活動影響的深度和廣度,將會不同程度沖擊中國經濟。中國經濟要做好充足的應對準備,但不意味著一味去堅守“事前指標”或預期指標。
??宏觀政策以財政政策為主導
??此次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保就業(yè)等“六?!保娬{要以更大的宏觀政策力度對沖疫情影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提高赤字率,發(fā)行抗疫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真正發(fā)揮穩(wěn)定經濟的關鍵作用。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把資金用到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yè)上。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撰文分析稱,中國經濟政策搭配預計將逐步淡化增長目標,強化民生關切。呵護中小微企業(yè)現金流以保障就業(yè),紓困低收入人群以托底民生,將是未來政策發(fā)力的主方向。沿循這一方向,財政政策將居于主導地位,而貨幣政策將發(fā)揮輔助作用。
??就會議直接提到降準降息,程實認為,中國貨幣政策預計不會跟隨歐美的“超寬松”浪潮,而是緊扣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這一主軸,充分用好常規(guī)政策工具箱,形成一整套靈活、精準的施策體系。得益于未來LPR持續(xù)下行,存款利率有望通過市場化途徑漸次下調,存量房貸“換錨”將釋放居民消費能力,而再貸款工具對中小微企業(yè)的定向扶助亦將增強。由此,重“角度”而非重“力度”的貨幣政策選擇,有望對中國經濟全局發(fā)揮結構性的活化作用。
??從近兩次政治局會議的表述來看,提高赤字率、發(fā)行抗疫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則是財政政策的三個發(fā)力點。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對第一財經分析,今年財政赤字率會突破3%,有可能達到甚至超過3.5%。這次疫情沖擊前所未有,對沖政策力度也要超出以往,以穩(wěn)經濟保民生。17日政治局會議的措辭是“推進減稅降費”,而上次政治局會議則是“落實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這意味著不僅要落實好現有減稅降費政策,未來還可能有新的針對性的減稅降費舉措出臺。
??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預測,特別國債總規(guī)模將不低于2007年的1.55萬億元,在全球疫情的干擾下,不排除總量在1.8萬億~2萬億元。通過發(fā)行特別國債可支持新基建、民生,加大對中小微民企的支持力度等,在降低融資成本的同時,對于基建投資、促進消費都有積極作用。
??地方債方面,財政部已提前下達了2020年部分新增專項債券額度1.29萬億元。截至3月31日,全國各地發(fā)行新增專項債券1.08萬億元,同比增長63%。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稱,隨著疫情防控逐漸完善,各地交通逐步恢復正軌,未來一個多月可能是地方政府專項債的集中發(fā)行期。
??穩(wěn)投資精準發(fā)力
??在此前宏觀政策支持下,投資對于經濟下行的對沖作用正在顯現。從一季度經濟數據來看,3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降幅較1~2月明顯收窄,尤其是基礎設施投資和房地產投資的恢復力度更快。
??劉哲告訴第一財經,值得關注的是,制造業(yè)投資恢復相對緩慢。一季度制造業(yè)投資下降25.2%,在三大固定資產投資領域中降幅最大,側面反映了民營企業(yè)投資意愿和積極性仍相對低迷。
??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要釋放消費潛力,做好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擴大居民消費,適當增加公共消費。要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實施老舊小區(qū)改造,加強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投資,促進傳統產業(yè)改造升級,擴大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投資。
??為穩(wěn)投資穩(wěn)增長,國家優(yōu)化了中央預算內投資結構,新增了公共衛(wèi)生、市政基礎設施、老舊小區(qū)改造、物資儲備體系建設四大領域。施正文認為,預算內投資新增領域跟疫情防控直接相關,將來抗疫特別國債將會有部分資金對此進行支持。
??老舊小區(qū)改造是一項投資總額高達4萬億元的民生工程,將成為培育國內市場拓展內需的重要抓手,既能拉動有效投資,又能促進消費,還能帶動大量就業(yè)。住建部副部長黃艷15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回答第一財經提問時表示,今年老舊小區(qū)改造計劃已經確定,相對2019年翻番,達到700萬戶。
??除了傳統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投資既能從短期為穩(wěn)經濟、穩(wěn)增長助力,從長遠看更可以激發(fā)更多新需求、創(chuàng)造更多新業(yè)態(tài),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新基建建設已火力全開。比如,國家電網14日表示,已在18個?。ㄖ陛犑校╅_工建設126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項目,投資規(guī)模3.6億元。2020年,計劃安排充電樁建設投資27億元,新增充電樁7.8萬個。目前,國家電網覆蓋范圍內的8項特高壓工程也全面開復工,全年投資規(guī)模1811億元,可帶動社會投資3600億元。此外,5G網絡部署加快,國內三大運營商今年資本開支達3348億元,其中,用于5G的投資達1803億元,占一半以上。全國各地也紛紛出臺加快5G網絡建設和技術應用的政策。
??王軍告訴第一財經,穩(wěn)投資應精準發(fā)力,從單純的“鐵公基”轉向兼顧惠民生、調結構的公共服務、新基礎設施、公共衛(wèi)生等補短板領域以及生態(tài)環(huán)保領域等。同時,為民營企業(yè)創(chuàng)造更好的營商環(huán)境,通過制度創(chuàng)新、稅收減免和直接補貼等多種方式,改善企業(yè)的投資預期,增強民間投資的信心,激發(fā)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
相關知識
中國經濟有望緩坡型復蘇,政策扶持力度會更大更精準
亞太經濟復蘇不均衡 中國有望更快恢復正常
植信投資研究院《中國經濟V型復蘇能否一馬平川——2020年下半年宏觀經濟展望報告》在滬發(fā)布
行業(yè)紓困政策紛紛出臺 二季度房地產市場有望加快復蘇
行業(yè)紓困政策紛紛出臺,二季度房地產市場有望加快復蘇
央行:要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對沖疫情影響
二季度房地產市場有望加快復蘇
二季度房地產市場有望逐步恢復 頭部房企拿地力度不減
財政貨幣政策支撐經濟復蘇,未來政策不應快速轉向
北京對影視產業(yè)加大扶持力度
推薦資訊
- 1起底明園集團:李松堅與凌菲菲 4536
- 2北京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出乎意 4213
- 3華為全屋智能AWE2024前 3763
- 4為什么進戶線要用鋁線 2871
- 5杯子送人有何忌諱嗎 男人送女 2555
- 6用心服務筑就每一份美好 2401
- 7安吉云上草原售樓處電話&md 2209
- 8菏澤輕軌線路圖已出?看看是不 2073
- 92020年竟有農村拆遷補償4 1972
- 10探索現代人需求,安放生活理想 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