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的未來,都在歷史里:中國房地產70年簡史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
作者:大明白師兄
房價,是個永遠不過時的熱門話題。
討論這個問題,很多人完全是根據情緒來,有的說人人都要買房會一直漲,有的說現(xiàn)在泡沫太大肯定崩盤。
如果不受情緒影響,我們心平氣和的討論一下房價,從哪里找根據?
我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我國房地產的歷史。
每個門口保安都會問的三個哲學問題是:你是誰?你從哪里來?你要到哪去?
只有看明白了歷史,搞懂了你是誰和從哪里來,才能清楚的知道我們將來會去到哪。
從這個意義上,歷史學才是真正的未來學。
01
福利公房時代(1949-1978)
1955年,一五計劃提出優(yōu)先發(fā)展中工業(yè),【先生產,后生活】是城市建設的綱領。
當時的住房是什么呢?是“非生產性建設”,是要降低建設標準的,總之一切為了生產讓路。
所以你可以想象,在那個年代,住房質量是排不上號的,有的住就不錯了。
1959年建工部召開的住宅標準座談會上要求,公房居住面積采用人均4-6平標準。
這什么概念?三口之家大概就是十幾二十平的住房面積。
但是即使這樣,還是有很多問題。
那時的住房建設和分配由單位和政府統(tǒng)一主導,問題就來了,單位蓋房子的錢,主要靠政府撥款,不夠就自己想辦法。
對企業(yè)來說,是“多建多賠,少建少賠,不建不賠”,沒人逼著的話,誰愿意自掏腰包蓋房子?
所以,當時的情況就是,房子供應緊缺,缺房問題嚴重,1978年,全國缺房戶323萬戶,占居民總數的17%。
而且當時的公房租金非常的低,根據當時的《宿舍收租暫行辦法》,每平米公房的月租是0.12元,帶來的問題就是【租不養(yǎng)房】,后期房子的維護根本沒法保證。
總結一下,這個階段,由于政策綱領是優(yōu)先保障生產,房子只是大時代背景下的小配角。
02
房改啟動前夜(1978-1994)
鄧小平看到了住房存在的問題,1978年,他提出:
解決住房問題能不能路子寬些,譬如允許私人建房、私建公助、分期付款。。。
放在現(xiàn)在來看,房地產商賠錢簡直可以當新聞看。但當時的情境下,幾乎是個普遍問題。
鄧小平后來發(fā)表講話,提倡要改變一個觀念,就是建筑業(yè)是賠錢的。
這一系列講話精神,給后來的住房制度改革拉開了序幕。
當然,這個時候的時代背景是,改革開放已經轟轟烈烈開始了。1978-1994年,GDP實際年均增長超過10%,全國職工平均工資年均增長13.3%,城鎮(zhèn)化率從17.9%增加到28.5%。
經濟的增長,也迫切需要房地產行業(yè)制度的改革。
這段時間為什么叫房改啟動前夜,因為這期間很多政策、改革都是在探索階段,算是給后來的商品房時代做了鋪墊。主要鋪墊了這幾方面:
?。?)住房商品化改革。按照過去的路數,公家的房子超低的租金就能一直住著,誰還會自己去買房?所以這個改革就從提高租金開始入手。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兩權分離。1980年深圳特區(qū)成立,但是特區(qū)建設干啥都要錢,咋整?收土地使用費!憲法規(guī)定土地不讓租咋辦?修憲!
從這開始,傳說中的土地財政開始萌芽。
而且我覺得,深圳的創(chuàng)新精神從那時候也被寫進了城市的基因里。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開始了商品房預售制度?,F(xiàn)在我們都很熟悉了,買期房嘛,先交錢,幾年后交房。但在當時可是創(chuàng)新。
1994年,房企融資很困難,于是就學習香港,搞起了預售制度。這個制度在后來成了房地產商資金周轉的法寶,被房地產商玩到了極致。
記得當時看過孫宏斌的往事,他每天都抓一屋子高管開會,只研究一件事情,就是公司現(xiàn)金流的周轉騰挪,差一筆差一天都不行。
當然,這期間也出現(xiàn)了亂集資、爛尾樓、海南房地產過熱等等亂象,但抹黑走路,難免要摔幾個跟頭的。
總結一下這個時期,就是各個制度、模式都在探索磨合當中,是房改黎明的前夜。
03
商品房新時代(1998至今)
1997,亞洲金融危機。到1999年,外商直接投資額首次出現(xiàn)負增長,同比增速-11.3%,經濟環(huán)境壓力非常大。
在這個背景下,國家提出:加快住宅建設,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消費熱點。
98年國務院發(fā)了一個重要的23號文,要求停止住房實物分配,逐步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
什么概念呢?就是可能你現(xiàn)在還會聽到某些老國企有分房這種事情,但是很抱歉,這都是20多年前就該被叫停的的遺留問題了。
這個文件里還有非常重要的一個綱領,你一定要仔細領會:
高收入家庭購買或租賃商品房,中低收入家庭購買經濟適用房,低收入家庭租賃廉租房。
如果沒記住,多讀幾遍這句話。
從1998年定調以后,房地產就逐步成為國家支柱產業(yè),產業(yè)增加值占比逐步增加:
房地產業(yè)的大發(fā)展,也確實有效提升了居民住房條件,人均住房面積大幅增長:
當然,房地產業(yè)大發(fā)展,也帶來了房價增速過快等一系列問題。
很多人還沒來得及上車,一眨眼車就跑出去老遠。
為此,國家也密集發(fā)布多輪調控政策,限購、限貸,堅定實行房住不炒。
總體來講,從2016年到現(xiàn)在,全國的房價控制的還是比較好的,沒有大規(guī)模的暴漲。
另外有關調控,我之前在留言區(qū)里說過,我們一定要清楚的知道,國家調的到底是什么?
是瞎炒作帶來的過快的增速,而不是要把房地產業(yè)一棒子打死、讓房價掉頭向下。
房地產業(yè)是支柱產業(yè),經濟周期之母,民生的保障,金融危機的策源地,可真不是鬧著玩的。
說實話,前幾年因為各種能說和不能說的原因,我國的房地產行業(yè)發(fā)展確實存在很多問題。比如過度關注房地產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忽略了保障民生的作用,比如城鄉(xiāng)失衡,土地財政推升房價,比如住房租賃市場亂七八糟,不規(guī)范不完善。
所以未來的調控和政策加碼的方向,其實已經呼之欲出了。
04
未來?
站在現(xiàn)在這個時點,我們再回過頭看我讓你多讀幾遍的,1998年國家對房地產業(yè)的定調,可以說至今仍然具有先進性。我再寫一遍:
高收入家庭購買或租賃商品房,中低收入家庭購買經濟適用房,低收入家庭租賃廉租房。
總結一下就是:高收入靠市場,中收入靠支持,低收入靠保障。
國家的這個價值取向,其實到現(xiàn)在都沒變過。
什么意思呢?就是大部分商品房,面向的本來就是高收入人群。
降低房價讓所有人都能住上便宜房子,從來就不是一個解決方案,因為它不符合市場經濟規(guī)律,只能存在于YY之中。
什么叫商品房?首先它是一個商品,得尊重市場規(guī)律。
然后因為住房問題關系重大,所以國家會對中低收入家庭有支持和保障。
但如果有人期望有一天人人都能住上又便宜又好的大房子,那可能醒了以后真的會很感動。
站在歷史的高度,才能客觀的審視我國的房地產的地位和發(fā)展階段,不受情緒影響,理性作出判斷。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投行大師兄。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相關知識
房價的未來,都在歷史里:中國房地產70年簡史
房價的密碼藏在歷史里
萬億俱樂部,透重大信號,經濟日報:地方過度依賴房地產將成歷史
這是過去10年房價跌幅最大的城市!
行業(yè)丨這個才是十年來房價跌幅最大的城市
未來5年,房價不會大漲的原因!
全監(jiān)管時代,中國房地產不再是“吞金獸”
決定房價變化的因素有哪些,未來房價降還是漲
中國房地產市場能夠軟著陸嗎?
股市直接影響樓市?創(chuàng)富神話下,背后的房價哲學!
推薦資訊
- 1起底明園集團:李松堅與凌菲菲 4552
- 2北京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出乎意 4217
- 3華為全屋智能AWE2024前 3763
- 4為什么進戶線要用鋁線 2875
- 5杯子送人有何忌諱嗎 男人送女 2559
- 6用心服務筑就每一份美好 2401
- 7安吉云上草原售樓處電話&md 2213
- 8菏澤輕軌線路圖已出?看看是不 2073
- 92020年竟有農村拆遷補償4 1972
- 10探索現(xiàn)代人需求,安放生活理想 1904